发布日期:2023-10-09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
这是B站当红UP主“大猛子”经常挂在嘴边的线月,“大猛子”毕业于土木工程本科,7月就开始做起了施工,通过拍摄记录工地生活,大猛子已经积累了超过70万的B站粉丝,单支视频最高播放量达到400万,跻身一线网红博主。他的内容逻辑很简单: 早在大猛子前,抖音上就曾掀起过“付酥运动”,付贵儿、酥工两位从事土木工作的博主现身说法,一度鼓舞了大批年轻土木人坚持梦想。然而,命运总是如此的巧合,就在大猛子走进工地前夕,酥工调入机关、付工提桶跑路,“土木支柱”顷刻崩塌,一度引发了土木人的焦虑与迷茫。 一代代土木网红交棒接力的背后,隐藏着各自的辛酸:工作条件艰苦、体力劳动比重大、投入与收入不成正比、安全性低、中年危机盛行。土木打灰,建筑牛马,玩笑之外,我们该关注更深层次的东西。 “风雨”二字,足以形容土木从业者的真实工作环境。无论是去房企做甲方、进设计院画图,还是进施工单位,抑或做监理,只要你是土木人,就一定逃不脱“下工地”这个必选项,至于不同方向上的区别,只体现在下工地的时间长短上。施工方的工作条件最差,需要常住工地,但这也是大多数土木人毕业后的第一站。 在乡村振兴、新基建的目标下,大量施工团队“上山下乡”,甚至开赴边疆。这其中,存在一个走不出来的“莫比乌斯环”:艰苦的地方才需要建设,建设的环境自然艰苦。风吹雨淋、水电不通,动辄高海拔、低气温,无形中成为从业门槛,劝退大批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年轻人。 长期的工地生活也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区隔,一些人工程结束后离开工地,对岗位多少有些应激反应。同侪压力下,难免和身边人比较,看着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表面光鲜,年轻的土木人们很难不质疑自己眼前的这份工作。工地文化大多粗粝,整体气质也是比较“豪放”的。 烟酒文化盛行,管理方法普遍“简单粗暴”。工地上经常能看到“大干一百天”的相关标语,设计院里也有层出不穷的“花式催图”,互联网人习惯了“996”,土木人适应“007”。 单纯从薪资角度看,土木人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就职于中铁X局的大猛子曾在视频中介绍过,他有一年的见习期,期间工资每月5千;见习期结束参加转正考试,转正后每月8~9千,再加上偏远地区补助、边境补助和绩效提成,一个月能算到1万左右。对一个刚工作一年的毕业生来说,这样的工资水平,虽然比不上互联网大厂和金融证券,但也算不错。在一些招聘机构的毕业生薪资调查报告中,土木专业学生的平均薪资总能排进前10。 这一点,从土木工程专业高达90%的对口就业率上就能看出。这是一个能够“从一而终”的行业,毕业不会失业;如果去了国字号单位,就业后基本上也不会遇到裁员问题,“三年当总工,五年做项目经理。再有能力和机遇加成,年薪百万也有可能。”虽说眼下行业渐趋饱和,三总五项也成为历史,但相比其他新兴行业,土木从业者的晋升路径还是比较确定的。 在工地上,常用的技能无非拉线、打灰,可是土木学阶段的课程内容远比实操技能要多。数学、制图是跑不掉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水力学、岩石力学等力学分支也难以回避。 高密度的理论学习,使得土木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抽身乏术,很难有余力向其他领域拓展。就业以后想要换行,就得一切从头学起。这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能力。 说缓慢,是因为数字技术在土木建筑领域的切入确实慢于其他行业,发展到今天仍未完全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危险、低产出的困境;说变革,在于国家导向和产能升级的强力驱动。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曾联合十三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工业化技术协同发展,在建筑全过程中加大BIM、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区块链等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应用。在后来的“十四五”规划中,数字建造更是被上升为国家级战略。 如果追溯数字建造的历史,也已经走过了最早的碎片化应用、后来的可视化展示两个时代,到2020年,可以算作进入了数字建造3.0时代,更加强调全流程的数字化集成。按理说,产业的数字化程度越高,知识依赖度就越高,有本科及以上背景的从业者优势就越明显。从2018年同济大学获批开设“智能建造”专业至今,已有超过2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土建老八校”在智能建造方向的研究势头更是你追我赶,每年都有大批创新成果出炉;传感器与智能感知、人工智能、结构智能等知识加入培养体系,似乎也改变了之前“纯力学”的知识结构。 但事实并非我们所想象中那般,我们不能否认,智能机械的加入让人力得到了某些程度的释放,但是把视线切得更近一些, 但作为各项产业发展的基础,土木在已有的想象维度中不会被轻易取代,但当“牛马”从个人调侃上升到了行业共鸣、“提桶”成了最优选择,一艘被年轻人“嫌弃”的大船又会驶向何处呢,浪革前夜,我们最应该想清楚的,是如何留住船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