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0-20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
建筑师在城市建设大潮之中应当以何种身份出现?以何种作品呈现?这是我们在设计实践中需要不断面对和不断思考 作为中央企业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具有自身独特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作为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排头兵和支柱,以深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带动设计行业水平的整体提升;在应对社会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关键时刻,主动服务社会体现央企担当;在获得经济效益、满足业主需求和追求社会效益之间取得平衡;以“建筑美好世界”为己任,思考建筑和环境问题,创作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设计作品。 崔愷院士的本土设计思想不仅为中国院建筑师也为中国的建筑师建立自己的文化身份提供了坚实的根基,更表达了建筑所处场地的自然和文化特性,并且鼓励探索各种方法来处理特定项目,而不是拘泥于某种个人风格,呈现出开放性、多元化、落地性的美学表达,“它深深地扎根在饱含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要素的沃土中,通过立足本土的理性主义创作躯干,能够生发出不同的建筑流派的枝条”。 中国的国情、中国院的环境、崔愷院士的本土设计思想为我们的建筑设计实践方向提供了一种身份认同和成长土壤,使我们更加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注重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环境不但包括普遍意义上的自然环境、地域环境、历史环境、既有建筑场地和限制条件,还包括经济管理范畴的业主方、建设方的诉求、投资环境和运营管理水平,且必须考虑到当下的科技水平、技术条件和施工条件,同时在很多场合下照顾到大众意识审美和伦理形态等。身份所致,我们无法做到强势地让业主全盘接受自己对于设计的认识,就必须找到彼此可以对话的语境从而达到彼此认同的平衡;专业所致,我们希望在高效率、低成本解决社会基本空间需求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之中,依然可以让出自笔下的建筑能够具有长久存在的价值。从复杂烧脑、宏大叙事的超大规模交通枢纽到功能单一、平铺直叙的小建筑,从高楼林立、繁忙鼎沸的混凝土森林到山峦叠嶂、安静避世的偏远山区,在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项目之中,我们设计与研究并重,努力与期待相伴,坚持与妥协平衡,遗憾与成就兼存,将不甘与不足化作经验,思考着对于建筑设计的理解——建筑与环境共生。 从“与环境共生的建筑设计”理念出发,指出建筑的生命既存在于其物理周期内,又存在于与之共生的环境中,进一步论述与环境共生的建筑设计与时间、空间、人之间互动而生的特质,以及要素提炼、空间整合、绿色设计的路径。基于此,结合设计实践,从与自然环境的对话、对场地环境的尊重、对社会文化的表达、对科学技术的转化、对资源价值的再生5个方面表达与环境共生的建筑设计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铁的线网建设呈迅猛发展态势。轨道站点、交通建筑带来巨大客流优势,周边的城市发展与其关系愈加紧密。以交通为导向的TOD模式在我国各大城市被普遍接受且大面积推广,“站城融合”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轨道交通与周边城市在彼此融合、互为依托的同时,建立起一种共生关系。本文以杭州河景路站TOD设计和雄安高铁站设计为例,以文化为切入点,探讨TOD与所处地域的共生策略。 新时代,学校建筑设计既关乎功能与美学,又应对项目所在场地环境进行分析,建立建筑与环境的联系。以什邡市八角镇中心小学与北大附中实验学校建筑设计为例,根据已有的场地条件,坚持“与环境共生”的建筑设计理念,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提出特色校园空间设计策略。 建筑是构成城市的要素,是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城市空间形象取决于建筑的整体设计和建设水平,尤其表现在公共建筑方面。体育场馆作为城市大型公共建筑之一,在展示城市文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从城市文化角度出发,以扬中奥体中心、陕西奥体中心体育馆设计为例,探讨体育场馆建筑与城市文化共生的策略。 机场航站楼建筑并非孤立存在,其属于某一城市或区域,承载着城市的现代记忆,并存在于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之中。建筑设计既要反映地域文化特征,又需体现新时代特色,故建筑师应从传统的地域文化汲取灵感,采用新的建筑语言对其进行现代化、抽象化的转译,从而形成既具有地域特性又可展现新时代面貌的建筑。以大同机场新航站楼建筑设计、厦门新机场建筑设计为例,提出“大同屋脊”“闽南大厝”设计理念,选择不同尺度的机场项目探讨体现地域特色的门户枢纽的营造方式。 在当下的建筑领域,对既有建筑环境的植入新建和改造更新已成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主要发展方向。从建筑全生命周期来看,植入新建和改造更新分别对应建筑的“共生”与“再生”,前者是新建筑介入后与既有建筑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后者是对老旧建筑环境的积极改变与延续。以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和江门人才岛规划展示中心为例,分别呈现建筑“共生”与“再生”概念在设计实践中的思考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