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好! 欢迎来到BWIN必赢官方网站

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400-123-4567

您的位置: BWIN必赢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世界建筑导报 NO208 本期人物:导报历任总编

发布日期:2023-10-24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您是《导报》的元老,请您回顾一下《导报》创刊初期的一些情况,谈谈对《导报》今后的发展有什么期望或建议。

  1985 年,时值国家改革开放之初,地处深圳特区新办的深圳大学,为适应国家建筑的飞速发展和结合建筑教学之需,由罗征啟校长筹划并创刊了《世界建筑导报》,旨在利用深圳特区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为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迅速发展,扩大国际建筑交流,灵敏传递中外建筑作品。作为引进国外建筑新科学、新技术的桥梁,导报的创刊得到时任国家和广东省深圳市的领导直接关注,并亲笔题签了祝贺的题词。

  为利用和适应深圳特区的优势,导报采取了自负盈亏模式,鉴于初创刊缺乏经验,加之人员流动大,稿源不稳定等诸多因素,导报创刊不到三年,就有难以为继之厄,时任总编的张良君有意将导报社转投深圳市委宣传部门下,导致深圳大学校长和市委宣传部长在市委会议上对簿公堂,此时导报不能正常编印而休刊。几经周折,在深圳大学校长关注和学校企管办的直接参与下,理顺了导报所属深大建筑系的关系。学校下公文,明确由当时建筑系主任许安之教授任社长,由系务委员龚铁平任常务副社长,恢复导报的编印、出版和发行。

  鉴于先前失策的经验,为使导报确保双月刊有足够的稿源贮存,支付编印出版的基本财经保证,我提出并实施出版“建筑专辑”模式,列出一年的由世界著名建筑师事务所和工作室的名字,落实组稿,交流签订由对方承担编印出刊的基本费用,通过导报为著名建筑师及事务所打开中国的建筑设计广阔的市场。我们先从邻近的香港地区入手,继而地区、日本、新西兰、欧、美、俄罗斯。通过这种模式,解决了稿源和编印出版的经费,为对方打开了中国极具吸引力的市场,让我刊的广大读者得到了一手先进而又系列的资料,我刊的编印人员也开阔了眼界,了解世界建筑业界最新的动态。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逐渐成熟。在香港我们与许李严设计事务所、美国霍克公司、HINGE 建筑期刊等直接对话签约,出刊了香港建筑专辑,在地区与建筑期刊的总编对话,出版了建筑专刊;在新西兰我们联系了著名的艾菲尔德事务所,促成了门森·艾菲尔德的新西兰专辑,后来,以同样的模式先后编印出版了美国霍克建筑设计公司专辑,ALDO ROSS 设计事务所、莫斯科新建筑和建筑教育专辑,英国著名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专辑,更值得一提的是趁出版世界著名建筑师迈克尔·格雷夫斯事务所作品专辑,我们请他来中国进行了专题讲座,并由格雷夫斯亲笔题签了我刊专辑。

  为扩大销量,我们采取了由邮局公开征订和直接送相关书店以及北京、上海的联络处相结合的发行模式,另外增装年度合订本以供读者之需。

  导报复刊后,学校任命我为常务副社长、副总编之职,主政导报社达八年之久(1988 年至 1995 年)。十周年时,我们还请教育部正副部长为我刊题词,请当时深圳市李子彬市长当即证签贺祝。直至 1997 年,我卸任常务副社长之职,由吴家骅博士接任总编之职,继而又有饶小军、覃力等先后出任总编。

  受网络之影响,纸质期刊必受其制约,订刊数骤减势在必然,若无基本的经济保证、编务人员的编制得不到合理的解决,恐难维系长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无奢谈办刊宗旨、经营模式、编印、刊行的妙招。

  您主持导报工作达 14 年之久,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结合当时的建筑(设计)市场以及建筑教育等情况,请您回顾当时《导报》的编辑方向和思路、想让《导报》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达到一种什么社会效果。

  在当时,导报属于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但是在导报社工作的人都是事业单位的人,例如我,就是学校副院长兼职导报总编。在我出任导报总编的时候,主管主办单位没有资金支持,导报面临严重的生存问题。

  从导报的本质说起,它是《世界建筑导报》,即引导别人看世界的建筑。于是,我们的编辑方向非常清楚,就是把全世界有名的、有成就的建筑师或事务所请来,甚至于我亲自到国外拜访那些著名建筑师,从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把著名的专业建筑师请来,对方非常有礼貌,并且给导报以资金支持,积少成多,我们就这样一期一期一直坚持做。此外,我们也帮政府部门或开发商组织一些国际招标,并把成果发布在导报上。导报由此慢慢走出窘迫的处境,内容也变得非常单纯。

  您 2010 年接任总编后,给《导报》增加了8 个栏目,改变了之前完全介绍和引进国外建筑设计作品为主导的编辑方向,但是“设计事务所”栏目还是延续了以设计作品为主导,介绍建筑设计作品的传统。此后,《导报》的内容开始涵纳了建筑世界与其他世界共有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机制的内容。您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还网罗了不少人才,请您谈谈当时的编辑定位和思路,想达成一种什么样的效果。

  我记得那个时候,因为互联网和新闻媒体的迅速发展,导报所面临的困境是整个纸媒都受到很大的冲击。当时导报所面临的是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但其实也有很多方向可以选择,比如《南方建筑》选择走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的方向。

  当时我们讨论的时候,决定在业内征稿,争取加大导报的引用率,来提高在业内专业上的影响,使导报能够纳入规范性的杂志。实际上从导报的历史来看,它从创刊开始就处于窗口城市——深圳,深圳既是先锋城市也是窗口城市,所以导报面临一种新的选择,它得要有一点创新,不能再走传统的老路,如果准备直面时代所带来的困境,那么就需要探索一个新的编辑方向。

  所以我们当时就不想再走回头路,因为所有的建筑专业刊物都开始趋同,开始做规范性的业内的学术刊物。因此,我们更多的是想向外拓展,增加专业杂志跟社会的关联性。这就跟我们那几年做的一些事情有关,例如我们跟《南方都市报》一起做了建筑传媒奖等等。这些事情实际上都有共同的学术倾向,即把杂志做得更开放一点,而不仅仅是业内的专业刊物,所以做了一些实验和尝试,希望能够走出一条突破的路。

  您任《导报》总编 8 年,刚出任导报总编时,您调整了部分栏目,从各个栏目来看,《导报》是以建筑作品为主导,以设计为核心内容,请您谈谈当时您出任《导报》总编的心情,以及《导报》的定位和编辑方向。

  在我上学那个年代,除了进口的杂志书籍之外,没有渠道了解国外的建筑作品,《世界建筑导报》(以下简称导报)在当时是一个建筑界相互交流重要的传播桥梁。所以我接手导报主编的时候,觉得非常有幸,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

  我接手以后对导报内容做了一些改革。个人认为国内的建筑杂志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既登作品又登论文,各占一半,例如《建筑学报》;一类是像导报创刊初期,以刊登作品为主,论文为辅。个人认为在建筑学领域,设计是核心内容,且导报以前也一直都以介绍建筑作品为主导,当然也有一些研究性的论文和介绍性的文章,大都是配合设计作品。所以我觉得导报应该坚持最初的定位,以刊登建筑设计作品为主,强调建成项目。

  早在 80 — 90 年代,导报以介绍国外的建筑作品为主,当时国内外建筑作品差距很大,所以刊登国外的作品比较多。那么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所以我希望尽量刊登一些国内好的作品,在继续延续以前做法,刊登国外优秀作品的同时,增加国内优秀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