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好! 欢迎来到BWIN必赢官方网站

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400-123-4567

您的位置: BWIN必赢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

发布日期:2023-10-24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一首小诗,让我们梦回土木楼,感慨时光飞逝,岁月蹉跎。回首百年,很多人的青春在此间如烟花绽放,纵使只在一瞬间照亮了某个角落,也值得我们去回忆当时的灿烂光华。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图1)

  照片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建筑系教授彼得·谢·斯维利道夫(1889 -1971),曾在哈工大早期建筑教育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图2)

  斯维利道夫出生于彼尔姆省克拉乌菲姆斯克市,1915年毕业于圣彼得堡民用工程师学院,1920年起担任中东铁路代理建筑师,并任教于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从事教学、建筑设计以及建筑监理工作,并承担了学校的扩建工程设计工作。哈工大创建时铁路建筑系的第一任系主任是人彼·费·科茨洛夫斯基,而在1920~1935年,实际上是由斯维利道夫副教授一直在主持教学工作。同时,斯维利道夫相继完成霁虹桥、国际饭店等哈尔滨家喻户晓的重要建筑作品。1945年,东北解放以后,斯维利道夫再次担任哈工大土木建筑系系主任。1950年,担任中国工业部重大工业项目建筑师,设计完成了哈工大土木楼等重要工程。50年代后期移居澳大利亚,1971年在澳大利亚病逝。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图3)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图4)

  斯维利道夫来自于典型的苏俄建筑教育体系,注重实践和综合职业技能的通才教育模式,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身兼高校教师、建筑设计师、结构工程师、施工监理等角色于一身,例如在霁虹桥工程中,他的角色就是施工监理。这也是哈工大早期建筑教育的主要方向,与50年代后融入的以哈雄文为代表的多元化建筑教育思想形成了互补性优势。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图5)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图6)

  1958年,哈雄文教授放弃上海的舒适生活环境,支援东北建设,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主持建筑学专业教研室工作。次年,进入新成立的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担任建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之后又筹建了城市规划教研室,使哈建工成为我国最早开始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的少数几所高校之一。

  哈雄文教授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与杨廷宝、童寯和梁思成一样,学成回国后不仅从事设计工作,还担任过时期内政部营建司司长,也曾执教与沪江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学府。哈雄文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从业经历,宽广的国际视野,极大拓展了哈工大建筑学科教育体系,引导哈建工走向了更为多元化、国际化、综合化的发展道路。哈雄文教授壮年赴哈,扎根黑土地20余年,把一腔热血奉献给了哈建工的发展,他的贡献应当被铭记。

  50年代初,陆续有7位苏联专家到哈工大土木建筑系任教,国内兄弟院校相继派出青年教师到哈工大进修。一些青年教师后来就留在了这里,张之凡教授就是其中一位。他治学严谨,勤学敬业,基本功扎实,专业造诣深厚,很快成为青年骨干力量,是著名的“八百壮士”之一。

  1980年代张之凡教授与哈建工教师的合影:宿百昌(左一)、邓林翰(左二)、梅季魁(右一)、张家骥(右二)、智益春(后排居中)等

  张之凡教授1951年进入哈工大研究生班进修。1953-1954年间,在苏联专家普里霍基克的指导下,结合进修完成了哈工大机械楼和电机楼施工详图设计和主楼方案设计,为学校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54年留在哈工大任教,担任建筑教研室副主任,1956年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建筑学院进修,1958年获得建筑学副博士学位。在1957年的哈工大首次职称评定中,与王光远、胡松林、陈雨波同时被评为土木系副教授。哈建工成立后,先后担任建筑工程系及建筑系副主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成为建筑系中首位被评为教授的青年教师。自1961年开始,哈雄文与张之凡开始招收少量研究生,使哈建工建筑教育越上了新的台阶。1980年秋,张之凡教授调任西北建工学院任首任院长。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图7)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图8)

  80年代哈建工部分资深教师与来访学者合影,前排左起:程友玲、梅季魁、林炳尧、郑忱、宿百昌;二排左起:侯幼彬、邓林翰、郭士元、智益春、李行;三排左起:黄居祯、斯慎依、刘志和、常怀生、黄佳

  经过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的十年不懈努力,哈工大——哈建工建筑学科已经从解放之初较为单纯的苏俄模式,发展成为兼具苏俄、欧美、中国传统三种建筑文化交汇而更为立体化的筑教育体系,建立起了“本土+多元”的教师队伍,人才济济,朝气蓬勃,形成了哈建工早期建筑教育师资鼎盛时期。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图9)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图10)

  在哈工大——哈建工建筑学科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在全国范围具有优势的特色领域。例如,城市规划专业教研室在当时国内高校中尚数凤毛麟角,工业建筑设计领域多年里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在基础教育、建筑热工、体育建筑、博览建筑、医疗建筑方面也都特色突出。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图11)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图12)

  这是77、78级建筑系学生的合影。他们是恢复高考后的前两届大学生,时代的原因使他们特别珍惜学习的机会,不仅勤奋刻苦,在班级活动建设上也极为突出,77级曾被评为全国优秀班级,班长王庆昌还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受到时任国家的主席接见,为哈建工赢得了荣誉。毕业之后,他们在多年努力中也纷纷成长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其中几十人仍从事专业工作,成为改革开放以后哈建工、沈建工、东北院等建筑院校和设计机构发展的中坚力量。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图13)

  1979年《建筑师》第一次编委会在哈建工召开(摘自《建筑师》第200期文章《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尽力而为——谨以此文纪念《建筑师》杂志创刊四十周年》)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图14)

  1999年杨永生先生(右一)回母校与常怀生老师(右二)邓林翰老师(右四)在一起,站立者张伶伶

  经过而多年融合发展,哈建工已经从早期哈工大重实践轻理论的办学路线上逐渐转变,在理论研究方面占有了一席之地。1979年,《建筑师》杂志创刊,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召开第一次编委会,编委们在土木楼前留下了这样一张珍贵的合影:前排左起天大彭一刚、建工出版社王伯扬、哈建工邓林翰,后排左起清华吕增彪、西冶刘宝仲、重建工白佐民、建工出版社杨永生、华南刘管平、南工晏隆余、同济喻维国。1999年距离《建筑师》第一次编委会20年之后,杨永生先生再次回到母校,与常怀生老师、邓林翰老师回忆当年,不胜唏嘘。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图15)

  图1前排左起:刘松茯、金广君、张聿洁、李桂文、李婉贞、程友玲、罗文媛、李艾芳;后排左起:张路峰、张伶伶、鞠立复、邓林翰、黄居祯、刘岳山、斯慎依、刘德明、李行、徐苏宁、刘 塨、王庆昌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图16)

  1980年代中期,随着77至80几届毕业生的读研或留校,教师队伍获得了重要补充,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梯队建设。年长的教师为了弥补十几年失去的光阴而倍加努力,青年教师则以更为活跃的思想状态成为学生与教师两个群体之间的润滑剂,为建筑系注入了特殊的活力。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图17)

  “昨晚参加母校建筑学科的百年校庆活动,有人发给我这张照片:1985年夏在哈建工主楼前,从左到右依次是周立军、我、张伶伶、刘塨、金广君。如今我们五人天各一方(哈尔滨、北京、沈阳、厦门、深圳),因校庆机缘又在重聚云端,感慨万千!看到当年的教师名单,眼泪夺眶而出,那些熟悉的名字把我带回了40年前,当时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而名单中的许多人都已经离开了我们。”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图18)

  哈工大自建校伊始,就有着很强的国际化基因。1980年代,教学活动全部回归正轨的哈建工也延续了对外开放交流的传统。此照片摄于1985年,土木楼西南端三楼(公司街)走廊展出建筑设计基础学生作业,建筑学教师(左起)刘志和、张伶伶、邓林翰、郑忱、李行陪同国外访问学者观摩。

  十年代的哈建工,作为建设部下属的重点高校,在各项重点课题研究与重大公共事件应对中,都处于排头兵的位置,承担了大量各项公益事务。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图19)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图20)

  1991年,安徽等地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哈建工立即组建149人,平均年龄23岁的师生团队奔赴救灾第一线。照片为天长分队在南京周转列车时的合影。前排左起:任启芳(学校队医)、焦守丽(研究生)、蒋莹、杨润春、张继春、金升华、李刚;后排左起:迟旭辉、佟星宇、张伶伶(天长分队带队教师)、姜峰(研究生)、刘志和(建筑系带队教师)、夏东平、荣大成(学校党委)、刘宇奇、王向东、闫生、赵宇哲、李劲松。1991年11月20日。《哈建工校报》头版刊登援建表彰大会消息,建筑系四个集体,50名师生受到表彰。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图21)

  1993年学校受部委派遣支援山东新农村建设,学校吴满山(左二)、王玉林(左一)代表学校到火车站送行,建筑系负责人刘志和(左三)、带队教师郭恩章(左四)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图22)

梦回土木楼 当时还年轻——师者(图23)

  1999年UIA大会哈建大部分参会教师在人民大会堂前合影,左起:刘德明、周立军、李玲玲、孙清军、郭恩章、刘大平、张伶伶、赵天宇、黄勇

  世纪之交,国内建筑院校的发展竞逐日益迅猛,与世界范围建筑界的交流也日益广泛。哈建工在1994年更名为哈建大,不断加强与外界的联系。1999年,国际建筑师联盟UIA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通过了纲领性文件《北京宪章》。哈建大不仅安排多位师生参会,近距离感受世界建筑发展的脉搏,而且成为《北京宪章》起草的参与讨论单位之一,与主笔人清华大学吴良镛先生及工作组进行广泛研讨。此照片是部分参会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前的合影。

  如果您拥有在土木楼中工作、学习、生活的经历,如果您保存着土木楼中的珍贵记忆,如果您还想对土木楼倾诉衷肠,欢迎您写下感想与回忆,加入我们的行列,一起回顾土木楼的历史,展望土木楼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