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好! 欢迎来到BWIN必赢官方网站

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400-123-4567

您的位置: BWIN必赢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康利达智能化:智能化工程终于“有法可依”了 正式告别粗放式管理

发布日期:2023-10-26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从国家第一部《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出台至今,建筑智能化行业可谓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但随之而来的是这一标准越来越滞后于行业的发展,不能针对市场情况作出及时调整。业内普遍反映一些智能设计标准操作性不强,不能真正起到指导设计和工程建设的作用。

  编写一部可以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起到指导作用的标准,迫在眉睫。2018年4月,一部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16家单位参与的智能建筑工程设计团体标准编写工作组成立了。牵头人正是王小安。

  从决定编写,到最终通过审核,历时不到两年,这部国内首部《智能建筑工程设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终将于近期面世。

  王小安这样点评这部《通则》:“每一章节的内容都非常详实,都是从实际工作中、大量的调研中、与运营商、厂商沟通中提炼出的精华,是与时俱进的一部《团体标准》。”

  《通则》究竟写了哪些关键内容?它又将带给行业怎样的专业指导,以及先进的行业管理规范?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对王小安做了一番访谈,听他解读这部《通则》。

  “《通则》的设计要素按照15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一脉相承,名称上参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现在更名为《民用建筑设计统一规范》19年10月1日施行)。”在王小安看来,这部《通则》从某种角度上填补了行业的空白。

康利达智能化:智能化工程终于“有法可依”了 正式告别粗放式管理(图1)

  “这次《通则》的编撰主要是根据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以下简称中设协)《2018年第一批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及相关工作计划》(中设协字[2018]6号)的要求,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16家单位共同负责的。”王小安说道。

  据介绍,参与此次编撰工作的单位包括,上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电系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设技(厦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河南省信息咨询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和源通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万安智能有限公司、上海爱谱华顿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康利达智能化:智能化工程终于“有法可依”了 正式告别粗放式管理(图2)

  经过3个月的筹备,4月18日,《智能建筑工程设计通则》编制工作启动会在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召开。编写组各成员单位根据要求,由专人负责起草所分担章节的编写内容,收集分析国内相关法规、规范,起草标准讨论稿。主编单位经过汇总,分条目调整形成《通则》讨论稿初稿。

  8月,编写组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上海河姆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召开。最终,初稿经过两次会议讨论,12月18日,征求意见稿审查会上,初稿顺利通过审查。

  2019年1月9日,初稿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官网方式公开发布征求意见。截至2月13日,主编单位共收到32家单位的有效意见和建议318条。编制组对这些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了研究讨论,并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

康利达智能化:智能化工程终于“有法可依”了 正式告别粗放式管理(图3)

  “每一章节的内容都非常详实,都是从实际工作中、大量的调研中、与运营商、厂商沟通中,提炼出的精华,是与时俱进的一部《团体标准》。”王小安不无自豪地说道。

  据了解,目前,中设协智能分会首批的团体标准只2部,一个是《无源光局域网技术标准》,另一个就是王小安牵头编写的这部《智能建筑工程设计通则》了。

  《通则》为新制订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及通用工业建筑的智能化工程设计。编制组经认真分析,按工程建设过程划分标准章节。相比2015年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5,《通则》新增了“设计文件”“智能化工程实施”和“智能化工程运维管理”三个部分。

  “《通则》共14章,与《无源光局域网技术标准》这一单一系统标准相比,《通则》包含了智能化的各个子系统,同时还考虑各种建筑业态上的应用和各种技术的应用,比如物联网、5G、BIM&GIS、云平台,甚至大数据。”王小安说道。

  新增的3个章节可以说填补了国标的空白。其中,在设计工作章节规定了设计工作主要三个阶段,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编制要求。明确“协同设计”是当下设计行业技术更新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设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设计人,大家都知道现在各大设计院、设计公司都在使用协同设计,协同设计有两个技术分支:一是主要适合于大型公建,复杂结构的三维BIM协同;二是普遍采用的运用于各种建筑中的二维CAD协同。

  通过协同设计建立统一的设计标准,包括图层、颜色、线型、打印样式等。在此基础上,所有设计专业及人员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进行设计,从而减少现行各专业之间(以及专业内部)由于沟通不畅或沟通不及时导致的错、漏、碰、缺,真正实现所有图纸信息元的单一性,实现一处修改其他自动修改,提升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同时,协同设计也对设计项目的规范化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包括进度管理、设计文件统一管理、人员负荷管理、审批流程管理、自动批量打印、分类归档等。这实际上也为今后智能化系统集成商深化设计工作创造了条件,方便设计工作延续开展,也为运维平台的建设提供了便利。

  而编制《通则》初心就是想更好地为建筑智能化的设计工作提供更具可实施的依据,也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智能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工程建设的需要。从而解决市场上一些在智能化工程设计上设计界面不清楚、设计表达不规范、技术路线不确定、设计深度不打标,还有在招标、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建成后设备运行效率低下、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设计工作不能因施工图设计完成而结束,后面还有工程实施配合工作。”王小安说,为此,《通则》第13章智能化工程实施中明确,智能化工程实施应包括招标文件编制、工程招标工作、深化设计、工程施工、系统试运行、竣工验收、工程培训、保修保障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设计公司大多数是处于一种技术支持、技术服务状态。

  值得注意到是,除了对设计、实施过程做了详细的规范外,《通则》第14章就智能化工程运维管理做了规范。强调,这一运维管理应包括设施管理、空间管理、应急管理、业务支持管理等内容。特别是智能化工程空间管理,要求通过可视化平台对工程所有区域进行统一划分,确保空间管理的有效性、使用率,为共享办公、共享会议室、创意空间的使用,提供了智能化管理手段。

  《通则》编写组的成员们希望这部团体标准可以从设计和服务的角度对行业加以规定:设计上要做到文件编制规范性、设计理念先进性、系统应用实时性、技术发展前瞻性;智能化工程实施中给予技术支持服务;运维方面从管理角度给予应用层面上和业务辅助的支持服务。最终,为业主呈现一个功能完善、使用便利、易于管理、高度集成的智能楼宇。

  智能建筑工程的根本是落实到建筑环境中,配置与之相适应的网络架构只是基础条件,集成各类业务的应用和各类建筑设施运营和管理是智能化的核心所在,就是要从系统、集成的角度全面的进行系统整体设计,从而达到智能建筑的真正目的。

  因此,《通则》在3.1.2中提出了智能化设计宜与建筑、结构、机电专业的设计同步进行,应与建筑主体设计协调一致,并贯穿设计工作的全过程。避免出现因智能化设计工作的滞后而导致其他专业返工的情况。

  谈及此处,王小安进一步解释说,在弱电设计、智能化设计和深化设计方面,目前市场上存在很大的误区。有人甚至认为,弱电就是智能化。

  “事实并非如此。弱电设计与智能化设计是设计范围、设计深度、服务内容要求不同的两个层级的设计工作。过去弱电设计通常比较简单,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少,主要还是提供一些信息路由、机房等基础设施条件和基本系统。现在弱电设计依然是基础内容的设计,但需要结合智能化的要求提供概念方案框架、土建条件、主干路由规划等。”

  在他看来,弱电设计是包括信息接入系统、机房与弱电间的设置、布线系统的规划以及满足相关主管部门审批要求的系统设计,相当于智能化基础的设计工作。而智能化设计是在弱电设计之上更加广泛、深入的设计,需要满足智能化工程招标、施工的设计工作。

  “目前设计市场上普遍存在的设计单位智能化专业设计力量比较薄弱,有些根本就没有智能化专业,或存在强电专业代替弱电专业的现象,智能化设计方面也根本就达不到应有的设计要求和深度。”王小安表示,现在弱电设计、智能化设计两个层级的概念正好可以满足不同设计工作的需要,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智能化设计技术要求较高,通常应按照住建部深度规定的要求划分专项工作界面、明确责权,将智能化专项设计单独委托给具备资格、能力的单位来完成。

  智能化设计是符合建筑功能要求的满足一定技术标准的通用性产品。经过智能化工程招投标后,技术指标、设备类型都已确定,变成了定制化的产品,需要由深化设计进行固化,而且还应根据深化设计的要求补充部分内容,并加以完善,最终满足现场施工、竣工验收的要求。

  《通则》中规定了深化设计应在智能化工程招标后,由中标的智能化系统集成商完成图纸的深化设计,深度满足智能化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运维管理、工程量核算等要求。也就是说智能化深化设计是由中标的智能化系统集成商根据中标产品、结合业主需求进行的深化设计工作。

  “智能化集成系统(IBMS)是整个智能化系统的灵魂和核心, 集成系统以满足建筑物的监控功能、管理功能和信息共享的需求,便于通过对建筑物和建筑设备的自动检测与优化控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和对使用者提供最佳的信息服务,是智能建筑达到投资合理、适应信息化、智能化需求的目标,并具有安全舒适、高效和环保的特点。标准中明确了各智能化子系统的接口、协议及功能,非常具有实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通则》第6章信息设施中也提到了无源光局域网。无光源网络是一种点对多点的光纤传输和接入技术,下行采用广播方式、上行采用时分多址方式,可以灵活地组成树形、星型、总线型等拓扑结构。随着云计算、大数据、IoT等技术的发展与运用,POL凭借极简架构、经济高效、安全可靠等特点已成为下一代局域网建设的重要技术。

  此外,在这一章节也对信息网络进行了规划建议,根据建筑的使用需求、运营模式、业务性质、应用功能及环境安全对系统进行网络规划和性能设计,网络规划宜设置为业务网和设备网。在信息网络内部可根据使用需求划分为多个逻辑隔离的子网,宜采用VLAN或VxLAN的技术,共用同一套网络设备进行信息交换。

  《通则》第9章公共安全根据国家、地方颁布的最新技防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强调了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接入功能。安全防范系统中强调了智能安全保障系统,包括重点人群管理系统、网络感知系统、公共安全保障系统等内容。

  汇聚了建筑、设计、施工、智能化系统集成商、设备制造商、电梯厂商,甚至电信、移动公司、铁塔公司、上海东方有线公司等社会各行业意见,涵盖了整个智能化工程设计及服务的全过程,历时近两年,这部智能建筑工程设计行业的团体标准带给整个行业以新的希望,并为行业指引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通则》目前已完成全部编制审查工作,相信不久将与大家见面。内容全面,且更加接地气的《通则》能为智能化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怎样更加有益的帮助,让我们拭目以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