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1-30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
BWIN最新网站《大家说法》(179)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节约能源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能源按照生成方式不同,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主要有电力、焦炭、煤气、沼气、蒸汽、热水和石油制品等。按照再生情况又可划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按照类型还分为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 本法所称节约能源,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于1997年11月1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根据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修正,根据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十五部法律的决定》再次修正。制定节约能源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健全了节约能源的管理体制机制。明确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节能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编制和实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年度节能计划。要求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节能工作。省级人民政府每年向国务院报告节能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部署、协调、监督、检查、推动节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加强对节能法律、法规和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用能行为。 2.完善了节能标准体系和监管制度。节能标准既是企业实施节能管理的基础,又是政府加强节能监管的依据。《节约能源法》要求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法组织制定并适时修订有关节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立健全标准体系。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严于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地方节能标准,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从源头上控制能源消耗,遏制浪费能源行为。要求对不符合能效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实行淘汰制度;生产高耗能产品,如果能耗超过限额,必须限期治理;禁止销售和进口不符合能效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对不符合有关节能标准的建筑项目不准开工建设,对已开工建设的建筑项目要开展执行节能标准情况的检查,对已经建成但没有达到节能标准的建筑不得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3.《节约能源法》更加注重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管理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注重发挥经济手段和市场经济规律在节能管理中的作用,对列入推广目录的节能技术和产品,实行税收优惠,并通过财政补贴或税收扶持政策,支持节能照明器具等的推广和使用;实行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税收政策,健全能源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能源开采利用水平;运用关税等有关政策,鼓励进口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控制耗能高、污染重的产品出口;中央和省级财政设立节能专项资金,并鼓励多渠道筹集节能资金,支持节能技术研究开发、示范与推广以及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等;制定节能政府采购清单,通过政府采购政策促进节能;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节能项目的信贷支持,为符合条件的节能技术改造等项目提供优惠贷款;实行峰谷电价、差别电价等有利于节能的价格政策,鼓励实施热电联产和利用余热余压发电、供热。另一方面,规定了一些强制性的节能管理措施。比如:生产高耗能产品必须符合单位能耗限额标准;对家用电器等使用面广BWIN必赢、耗能量大的用能产品,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生产或进口列入规定目录的用能产品必须标注能效标识;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要进行审查,对节能管理制度不健全、节能措施不落实、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重点用能单位要实施强制性能源审计等。 第三个特点是严格了法律责任。《节约能源法》中规定了对违反《节能法》的行为,要给予严厉的处罚,这是做好节能工作的法律保障。 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促进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从宏观上、总统上减少能源消耗的根本举措。有利于节能和环保的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是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 淘汰制度是指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用能设备及产品,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按照一定的程序公布名录,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停止生产、销售、进口和使用的法律制度。 推进节能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节能工作的实际需要,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很有必要,这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改造,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也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整体能源利用水平。2022年9月云南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云南省推动落后和低端低效产能退出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云南省推动落后和低端低效产能退出工作的目标、主要任务和责任分工、时间安排。 企业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先进适用节能技术,对于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2022年9月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生态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能源局5家单位共同印发《云南省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总体实施方案》,对推动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要求摸清存量项目、排查在建项目、评估拟建项目,深挖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潜力,稳妥有序推动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根据节约能源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工业企业采用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洁净煤、先进的用能监测和控制等技术。 《节约能源法》主要对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公共机构节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提出高要求。 节约能源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下列用能单位为重点用能单位:①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②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5000吨以上不满1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 国家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首先需要了解重点用能单位在能源消费、能源节约等方面的情况,此后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使节能工作落到实处。为此,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国家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积极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制度,鼓励电力用户合理调整用电负荷;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其他主要耗能行业的企业,分淘汰、限制、允许和鼓励类实行差别电价政策。 《节约能源法》中指出:“国家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昭通是“西电东送”“云电外送”重要基地,昭通全市现已建成水电站252座、火电厂2个BWIN必赢、风电场7坐、光伏电站7坐,形成以水电为主,火、风、光等多能互补、品种齐全的电力生产供应体系。截至目前,白鹤滩水电站第12台机组投产发电,全市电力装机达到2139.83万千瓦,全省第一。今年以来,在服务好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同时,重点统筹推进新能源开发,目前,全市共获得省级开发计划风电光伏项目16个,拟建总装机规模180.5万千瓦,其中:光伏项目14个,装机规模163.9万千瓦;风电项目2个,装机规模16.6万千瓦,截至9月底,已完成建设项目2个,在建项目3个,力争下半年再启动建设项目2—4个,其余项目力争2023年3月底前全部启动建设。同时,我市还有风电光伏储备项目49个,拟建总装机规模423.4万千瓦,目前正在组织开展选址范围环境敏感因素排查工作,待项目成熟后,分批报请省级部门审核获得开发计划后,逐步启动建设。 目前掌握的情况,市发改委正在牵头拟定《昭通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能源部门涉及的目标任务主要有:推进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建设、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以上、完善绿色电价政策,健全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和分时电价政策。)另外,还有市发改委牵头拟定的《昭通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任务清单》。清单提出“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BWIN必赢、消费体系初步形成,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3%、15%,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87%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以上。”等目标(能源部门涉及的目标任务主要有:打造“绿色能源牌”,推动工业绿色化转型。加快推进金沙江下游“风光水储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基地,重点在昭阳、鲁甸、巧家、永善等县区布局发展风电、光伏产业。加快推进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加大镇雄、彝良、威信、盐津页岩气矿权区块勘探开发力度,持续扩大产能,推动实现稳产增产。到2025年,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500万千瓦以上,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87%以上,发电量达到1000亿千瓦时以上,电力综合产值达390亿元以上。持续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进一步提升清洁电力装机规模,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绿色能源保障。 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节约能源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我国节约能源的基本原则、制度和行为规范,其最直接的目的是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全球能源安全,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节能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