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好! 欢迎来到BWIN必赢官方网站

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400-123-4567

您的位置: BWIN必赢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BWIN最新网站成果受关注创新迈大步:更多高质量论文在本土科技期刊上发表

发布日期:2024-06-06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BWIN最新网站成果受关注创新迈大步:更多高质量论文在本土科技期刊上发表近年来,随着“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刊发的一流学术成果越来越多,有力促进了学术交流,提升了科技话语权,增强了科技界自立自强的信心。

  如何开发好新一代新冠病毒基因工程疫苗?今年3月,《国家科学评论(英文)》刊发的一篇研究论文提出了思路。该研究提出了基于抗原、抗体结构的疫苗设计理念。业界专家评价,该研究有望推动疫苗研发提档升级,让我国在新一代自主创新疫苗上走在世界前列。

  生命科学是国际研究的热点,《细胞研究》是我国在该领域的代表性刊物。近年来,该期刊接连发表多篇重磅论文:去年2月,在全球首发了关于抑制新冠病毒药物筛选的工作,获得国际极大关注,浏览量超过120万次;今年1月,发表了发现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新受体的研究,为开发新冠肺炎治疗方案提供了新思路。

  原创成果首发,是科技期刊影响力的重要体现。《细胞研究》编辑部主任程磊介绍BWIN官方平台,2018年之前,国内科技期刊很难抢发到有如此关注度的论文,科研人员将文章投给《细胞研究》,体现了对本土期刊的认可。去年6月,知名科学数据公司科睿唯安发布的报告显示,《细胞研究》的影响因子达到20.507,这是我国原创学术期刊影响因子首次超越20。

  在信息技术领域,去年7月,《科学通报(英文版)》发表了中科大团队的一项成果。该成果首次在“神威·太湖之光”上实现了千万核超大规模并行计算。

  在植物学领域,今年2月,《分子植物》发表的一篇论文,揭示了豆科物种的起源分化、基因组多倍化以及根瘤菌固氮共生演化假说,为了解新生代物种多样性提供了重要视角。

  在地质学领域,今年3月,《地学前缘》发表论文,总结澄江动物群研究成果,初步破解地球动物树如何起源成型,什么是寒武纪大爆发的本质内涵等科学难题。

  “本土科技期刊做强后,有助于减少对外投稿时不必要的滞后,让国际同行更好、更早看到我国科研人员的工作,扩大我们在科技界的声量。”程磊说。

  聚氯乙烯(PVC)是世界最重要的工程塑料之一,我国是全球第一大PVC制造国。限于资源禀赋,我国90%的PVC都基于煤化工的乙炔法进行生产,其中氯化汞催化剂是目前唯一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催化剂。虽然该催化剂经济高效,但热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存在一定的隐患。

  “找不到稳定的催化剂,产业根基就不牢固。”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李瑛说。她带领团队攻关多年,研发出单层分散的催化剂体系,不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而且可用于放大生产。

  “研究快做出来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放在《催化学报》上发表。”李瑛回忆,产业界人士也读得懂《催化学报》,论文发在上面,能加快新技术应用。据了解,目前国内多家氯碱企业已经开始使用团队研究产品。

  我国煤矿生产普遍采用长壁开采121工法。针对这一工法的不足,今年2月,中科院院士何满潮提出了一种开采新工法。该方法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和开放的安全性。相关成果发表在《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报(英文版)》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是电机工程行业的专业期刊,也是产业界关注的学术标杆。近年来,该期刊紧贴产业需求,策划组织一系列高质量文章。《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编辑部介绍,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行业急需了解相关研究动态。为此,他们与多个期刊策划了“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能源电力关键技术”联合专栏,介绍相关创新成果。

  业界专家表示,在一些优势学科,我国部分研究领先全球,学界和业界渴求相关研究进展。针对行业焦点,本土科技期刊组织文章,及时回应了产业界需求,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未来,本土科技期刊还应继续提升品质,努力成为各自领域的旗舰期刊。

  前不久,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刊出专题,介绍“绿色化工软物质”。这组文章由哈佛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戴维担任主编,汇聚了来自美国、荷兰、德国等国科学家的思考。

  “中国的工程科技水平逐步位居世界前列,工程领域有可能率先取得突破,迫切需要建设世界一流工程类综合学术期刊。”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执行主编陈建峰说BWIN官方平台,通过《工程》向全世界发出声音,能够引领学科方向。

  国际化理念支撑起国际化视野。《工程》国际编委比例达到51%,刊发文章中一半以上来自国际科研团队,每篇论文至少有1位来自国际学术同行的审稿意见。

  当前,学科加速融合,新的研究需要新的交流阵地,我国一批新兴刊物应运而生。2018年3月,上海大学主办的《电化学能源评论(英文)》创刊,这是全球首本专注电化学能源领域的英文综述期刊,填补了该领域英文期刊的空白;2018年,我国与英国科学家共同担任主编,创办了《生物设计与制造》,这是国际上3D生物打印和制造领域的首本科技期刊。

  2020年第四期的《电化学能源评论(英文)》,刊发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利·惠廷厄姆的文章《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材料的挑战与发展》,在同行中引起较大反响。上海大学期刊社社长秦钠说,高起点创办本土科技期刊BWIN官方平台,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还将提升国际影响力、提高学术话语权。

  在聚集学术资源基础上,更多本土科技期刊承担起推动学术交流的工作。《纳米研究(英文版)》组建网格化学学术研讨会。2020年12月举行的一次会议,邀请了国内外8名著名科学家做分享,吸引参会人数上万人,观看人数达到15万人次。该刊物还设立了纳米研究“新锐青年科学家奖”。